创新争先奖推荐对象公示
根据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关于评选创新争先奖的通知》(渝人社发〔2025〕84号)要求,我单位按要求开展了评选推荐工作,经各单位推荐,组织专家评审,提出了拟推荐对象名单。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现将张磊等3名创新争先奖个人奖拟推荐对象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从2025年3月24日至3月28日。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公示期内以书面、电话、来访等形式向我单位反映。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龚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80371
通讯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崇文路2号
附件:创新争先奖推荐对象事迹简介
创新争先奖推荐推荐对象
事迹简介
创新争先奖个人奖推荐对象
张 磊,男,汉族,1987年10月生,现任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创新价值、能力、贡献:聚焦时敏场景的极端复杂(急)、动态变化(险)、噪声敏感(难)导致的感知鲁棒性、稳定性理论与技术瓶颈,率先提出了动态域适配感知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分布外泛化-外推-迁移”的学术创新思想,构建了面向开放环境跨场景感知的人工智能基础模型与关键技术框架,基本解决了感知模型的噪声不鲁棒、分布不稳定、变化不可知的世界前沿理论与技术难题,成为主流的解决途径,解决了华为“城市积淹分布智能监测”AI军团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IEEE Trans.汇刊/CCF-A类论文86篇,谷歌学术引用1万余次, 研究工作得到百余名院士专家包括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皇家科学院院士、韩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澳洲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的引用评价。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海康威视、华为公司等。以第一完成人获华为公司火花奖、华为优秀项目成果奖、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ACM SIGAI新星奖、重庆市十佳科技青年奖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年度科学影响力双榜单等,科研事迹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华为公司等专访报道。
李明欣,男,汉族,1977年11月生,现任中国联通重庆市分公司科技创新部负责人。
创新价值、能力、贡献:
1.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领域:重点凝练在前沿领域和基础研究等工作中的业绩和主要贡献的摘要。
2.面向经济主战场领域:重点凝练在推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中的业绩和主要贡献的摘要。
3.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领域:重点凝练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或国家安全重大挑战等工作中的业绩和主要贡献的摘要。
4.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领域:重点凝练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工作中的业绩和主要贡献的摘要。
5.社会服务领域:重点凝练在决策咨询、科学普及、决策咨询、开放合作、科技志愿服务等工作中的业绩和主要贡献的摘要。
6.请明确区分“个人、团队和单位在科技成果产出中的贡献”。
聚焦移动通信和算力网络运营前沿技术,系统开展关键技术、标准和应用研究,承担发改委、工信部等核心技术攻关任务 30 余项,推动了新型基础设施数智化运营技术发展。部分成果经专项财务审计经济效益约 14 亿元,第 1 完成人获奖 50 余项。第 1 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 20 项(美国 3 项,欧洲 2 项),第 1 完成人获软著 24 项。出版专著 6 部,2 部第 1 作者,发布白皮书 2 部。发表论文 50 余篇,第 1 作者最佳/杰出论文 5篇。获 IEEE 杰出领导力奖 1 次、杰出服务奖 2 次。作为中国联通首席专家和单位首席技术官,推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信息通信国家级创新工作室、中国联通(重庆)5G 融合创新中心落地,实现收入和市场份额双增长,预计 2025 年收入超 20 亿元。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重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重庆市创新领军人才、中科院学部专家。中组部、团中央第 21 批博士服务团专家,挂任国家级新区党工委委员,对新型工业化和东数西算贡献突出,实现“技术转化”175 亿,评价为优秀。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突破新型基础设施运营关键技术为目标,与高校等机构合作开展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带动产业创新发展。
徐勇军,男,汉族,1986年8月生,重庆邮电大学,教授。
创新价值、能力、贡献:
一、基础研究工作业绩
近年来,申请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防预研基金等项目 20 余项。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在本领域著名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58篇,ESI 热点论文 1 篇,ESI 高被引论文 3 篇,google 引用 3652 余次,中国科学、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国内顶级期刊论文 30 余篇,ICC/Globecom 等顶级会议论文 10 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30 项,起草国家及行业标准 3 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撰写专著 2 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 10 余项,优秀论文 3 项。
二、主要贡献
面向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对信息通信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及升级需求,紧密围绕 5G 专网复杂通信环境频谱资源紧缺、覆盖质量差、信号传输时延高等基础科学问题,开展了面向 5G 无线专网的多维通信覆盖增强与高效传输技术。
①提出了面向频谱共享与高效感知的资源分配及干扰管理技术,解决了频谱态势感知、快速频谱接入、高效频谱利用等问题;
②提出了面向多层异构无线覆盖与高效数能同传技术,解决了网络部署稀疏导致覆盖深度与信号传输质量差的问题;
③提出面向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高强度信号覆盖与网络资源协同优化技术,解决了覆盖成本高、5G 基站能耗高、覆盖强度不够的技术难题。为全面高效多维提升 5G 专网覆盖与传输性能提供理论基础,促进无线资源分配与网络优化学科发展。